《印光法师嘉言录》白话——示修持方法

E-mail 打印 PDF

 

三、示修持方法
甲、示念佛方法
译文:既然有真信切愿,就应当修念佛正行。以信愿作为先导,念佛作为正行。信愿行这三法是念佛法门的宗要。有行持却没有信愿,不能往生。有信愿没有行持,也不能往生。信愿行这三法具足不缺,决定往生。能不能往生全靠信愿有没有。品位高下全靠持名的深浅。以念佛为正行的人,应该各随自己身分而确立功课,不可以死执一法。如果身体没有事务所累,应当从朝至暮,从暮至朝,行住坐卧,语默动静,穿衣吃饭,大小便利,一切时,一切处,让这一句洪名圣号不离心口。如果盥漱清净,衣冠整齐,并且地方清洁,那么出声念或者默念都可以。如果睡眠,或者裸露、澡浴、大小便时,或者到秽污不洁的地方,只可默念,不宜出声。默念的功德和出声念佛的功德一样,出声念佛便不恭敬了。不要认为这些时候和这些地方不能念佛。必须知道这些时候和地方,只是不能出声念佛。另外,如果睡眠时候出声念佛,不但不恭敬,而且还会伤气,不可不知。【书一】二五
译文:虽然长时间念佛没有间断。必须在早晨向佛礼拜完,先念《阿弥陀经》一遍、往生咒三遍、念赞佛偈,就是:“阿弥陀佛身金色”这个偈。念偈完念“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。”随着只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六个字,或者一千声,或者五百声,应当围绕念。如果不方便绕念,或者跪、坐、站都可以。念到将要完时,归位跪着念观音、势至、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。然后念净土文,发愿回向往生。念净土文要依文义而发心。如果不依文而发心,就成为徒设虚文,不得实际利益了。净土文念完,念三归依,礼拜而退。这是早晨功课,晚课也是如此。如果想要多多礼拜的话,或者在念佛归位的时候,就礼若干拜佛外,九称菩萨,九拜。礼拜完就发愿回向。或者在功课念完礼拜。随自己的方便都可以。但必须恳切至诚,不可以潦草粗率。蒲团不可以太高,太高不恭敬。如果事情很多,没有什么空闲。应当在早晨盥漱完,有佛像就礼佛三拜,正身合掌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尽一口气为一念,念到十口气,就念小净土文。或者只念“愿生西方净土中”四句偈颂。念完礼佛三拜而退。如果没有佛像就向西方问讯,照上面的念法而念。这个名为十念法门。是宋朝慈云忏主为国王大臣们政务繁多,无暇修持所设立的。为什么要尽一口气念。因为众生心散,又没有空来专门念。如此念时借气来摄心,心自然不散。然必须随一口气的长短,不可以勉强多念,勉强会伤气。又只可以十念,不可以二十、三十念,多了也伤气。因为散心念佛难得往生。这个方法能够令心摄归一处,一心念佛决定往生。念的数目虽然少,功德颇深。极清闲或极繁忙的情况,既然都有各自的修行方法。那么半闲半忙的情况,自然可以斟酌适合的方法作为修持法则。【书一】二五
译文:念佛这个法门是背尘合觉,返本归元的第一妙法。对于在家人更为亲切。因为在家人身在世俗尘网,事务繁多。摄心参禅,以及静室诵经等等,或者是形势条件不容许,或者能力不够或没有闲暇的时间。唯独念佛一法最为方便。早晚在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,回向发愿。除此之外,行住坐卧,语默动静,穿衣吃饭,一切时,一切处都好念佛。但在洁净之处,恭敬之时,或者出声念,或者默念都可以。如果到了不洁净的地方,(例如上厕所等等。)或者不恭敬的时候,(如睡眠洗浴等等。)只适合默念,不适合出声念。不是此时此处不可以念佛。睡觉出声念佛不但不恭敬,而且又伤气,时间久了会生病。默念的功德与平常时念佛的功德是一样的。所谓的念念在此的意思,是即使最紧迫时也一定不忘记念佛,即使在流离失所,困顿的时候也一定不丢掉念佛。
编者按: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出自:《论语?里仁》: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,” 意思是:急遽时,君子也不会失掉仁德之心。【书一】十四
译文:想要心中不贪恋外界的事物,专心念佛。不能专心,要让他专心。不能念佛,要让他念佛。不能一心,要让他一心等等。这其中也没有奇特奥妙的法则,但将一个“死”字,贴到额头上,挂到眉毛上。心里常常念说:“我某人从无始来,直至今生,所作恶业无量无边。假使恶业有体相者,十方虚空不能容受。宿生何幸,今得人身,又闻佛法。若不一心念佛,求生西方,一气不来,定向地狱,镬汤炉炭、剑树刀山里受苦,不知经几多劫。纵然出离地狱,又堕入饿鬼,腹部大得象海,咽喉却细得象一根针,长劫饥虚,喉中火燃,不闻浆水的名称,难得暂时之饱。从饿鬼出,复为畜生,或供人骑乘,或充人菜肴。纵得为人,愚痴无知,以造业作为能耐的事,以修善作为束缚的事,不数十年又复堕落。经尘点劫轮回六道。虽然想出离,却没有路径。”能这样去思惟想念,如上面所求的不贪恋外界事物等等,当下就能成办。所以唐朝杀牛的张善和、杀鸡的张钟馗,临终时地狱相现前,念佛数声,就亲见佛来接引往生。这么大的利益是释尊一代时教,百千万亿法门中都是没有的。我常常说:“九界众生离此法,上不能圆成佛道。十方诸佛舍此法,下不能普利群萌。”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啊!【书一】十四
译文:至于念佛的时候,心难以归一,应当摄心恳切地念,心念自然能够归一。摄心之法莫过于至诚恳切。心要是不至诚,想摄心也没有可能。已经有至诚心了,仍然还没有达到精纯归一的地步,应当摄耳谛听。无论出声念、默念,皆须念从心起,声从口出,音从耳入(默念虽不动口,然意地之中,亦仍有念佛之相)。心口念得清清楚楚,耳根听得清清楚楚,这样摄心而念,妄念自然就止息了。如果依然心中妄念如波涛汹涌,就应该用十念记数法,那就会把心的全部力量,施于一声佛号,虽然想要起妄念,也是力不暇及。这是摄心念佛的究竟妙法,以前弘扬净土的人没有谈到。因为那时候的人根还很利,不须这个办法,便能一心念佛了。我因为难以调伏自己的心念,才认识到十念计数念佛方法的高妙。这个方法我屡试屡验,不是凭空想象而说的。希望和天下后世钝根的人共同分享这个方法,使一万个人念佛修行,一万个人都能往生。十念记数法,就是当念佛的时候,从一句至十句,必须念得分明,仍须记得分明。到十句结束后,再从一句至十句念,不可以二十句、三十句那么念。随念随记,不可以掐珠,只能凭心记。如果一次记十句困难,可以分为两气,那就从一至五,从六至十,如果这样念还是感觉费力,可以从一至三,从四至六,从七至十,作三气念。念得清楚,记得清楚,听得清楚,妄念便无处着脚,一心不乱,久而久之,应当自然可以得到了。须知这里所说的十念,和晨朝十念,摄受妄想则相同,然而它的功用却大不一样。晨朝十念,尽一口气为一念,不论佛数多少。此以一句佛为一念。彼唯晨朝十念则可,若二十、三十,则伤气成病。此则念一句佛,心知一句。念十句佛,心知十句。从一至十,从一至十,纵然一日念数万声,也是这样记。这种办法不但能除去妄想,最能养神。随快随慢,一点不滞碍。从朝至暮,无不相适宜。和掐珠记数这个方法比较,利益是天地悬殊的。掐珠记数则身劳而神动,十念记数则身逸而心安。只是作事的时侯,或许难以记数,就可以恳切地一直念下去。作事完了仍然恢复摄心记数。那么百千万亿念头,都会汇归于一句佛号中了。大势至菩萨说:“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得三摩地,斯为第一。”利根之人就不用说了。像我们这些钝根人舍去这种十念记数法,想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真是太难太难了。又必须知道这个摄心念佛的方法是即可以浅,也可以深,即可以小也可以大的不思议的方法。我们应当仰信佛言,不要以自己的知见达不到,就心生怀疑和疑惑,使多劫善根从疑惑中丧失,不能究竟亲自获得实际利益,这实在是悲哀啊。掐珠念佛这个方法,只适用于行走和坐着这二种时候。如果静坐养神,由于手动的缘故,神也不能安静,久而久之就会受病。这个十念记数,行住坐卧都非常适宜。只是卧时只适合于默念,不可出声念。如果出声念,一来不恭敬,二来伤气受病。这是要切记切记的。【书一】二二
译文:既然有真信切愿,必须专心执持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六字圣号。无论行住坐卧,语默动静,穿衣吃饭,及大小便利等,总不离此六字洪名(或四字持亦可)。必须让全心是佛,全佛是心,心佛不二,心佛一如。若能念兹在兹,念至极处,情执淡忘,心空佛现。则于现生中便能亲证三昧。等到临终的时候,上上品往生。可谓修持之事达到顶点了。【书一】五二
译文:念佛时,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。现在寺院念佛堂都是先念《弥陀经》,念完经后念《往生咒》,或三遍、或一遍。然后举《赞佛偈》。念完后接着念“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”,然后就绕念。必须从东至南至西至北绕。此为顺从,为随喜。顺从有功德。西域最重围绕。我们这个地方也和礼拜一同实行。若从东至北至西至南,这是反绕,有罪过。不可不知。绕念一半,就坐下来默念,大约一刻钟功夫,再出声念。念完后跪在佛前,念佛十声,观音、势至、清净大海众各三声,然后念《发愿文》。在家人如果屋子小难绕,则立念、跪念、坐念都可以。但必须根据自己的精神而定,也不必让他人为自己立功课。【书二】三二
译文:念佛虽然贵在心念,也不可以废除口诵。因为身口意三业互相帮助。如果心能忆念,身不礼敬,口不持诵,也难得到真实的利益。世上举重物的人尚且需要口中出声相助,何况打算摄心来证三昧的人。所以《大集经》说大念见大佛,小念见小佛。古代大德说大声念,则所见之佛身大;小声念,则所见之佛身小。而且具缚凡夫的心多数昏沉或散乱。如果不假借身口礼诵的力量,那么想得到一心不乱,是没有理由的。【书一】九
译文:善导和尚是阿弥陀佛的化身,有大神通,有大智慧。他阐扬净土,不崇尚高深玄妙,只在真实亲切,平常实在的地方教人修持。至于他所指示的专修、杂修利益无穷。专修:就是身业专门礼拜,(凡是围绕以及一切处,身体不放逸都是。)口业专门称诵,(凡是诵经诵咒,能够志心回向,也可以名为专称。)意业专门忆念。如此修行,往生西方,一万个人不会漏掉一个。杂修:就是兼修种种法门,回向往生。因为心不纯一,所以很难得到利益,那么一百人当中,希望有一二个,一千人当中希望有三四个往生的。这是金口诚言,千古不变的铁案啊!【书一】三六
译文:你作的发愿文,文义虽然宏大。却必须是真实从内心而发,这才名为愿。否则内心与口说相违,如何名为愿呢?现世的愿,虽然没有妨碍。想要生福慧的子孙,必须从大积阴德,广行方便当中去求。【书一】十七
译文:念佛、回向,不可偏废。回向就是用口说出自己的信愿。然而回向只适宜在早晚课完毕后,以及平日里念佛、诵经完毕后去做。念佛应当从朝至暮不间断。心中只要具有愿生的念头,就是长时回向了。如果依照仪轨诵念回向,当然不能常常这样。很多大乘经,经经都让诸众生直接成就佛道。只可怜的是人们不诚心念诵,致使不能得到佛经的全体利益。【书一】四二
译文:在平时日常生活中,所有一丝一毫的善举,以及诵经、礼拜等等种种善根,全部以此功德回向往生。如是能这样,则一切行门都是净土法门的助行。好像聚众尘而成地,聚众流而成海一样,这些助行方式广大渊深,又有谁能全部做到呢。然而必须发菩提心,誓愿度生。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。就会如火加油,如苗得雨一样。既能和一切众生深结法缘,使自己的大乘胜行迅速成就。如果不知道这种意义,就是凡夫、二乘自利的见解,虽然修持妙行,但是感应到的果报就很卑微低劣了。【书一】五二
译文:念佛发愿,应当在朝暮念佛完后(晨朝十念,也是先念佛,然后发愿),或者用《小净土文》。如果身心有闲暇,宜用莲池大师《新定净土文》。此文词理周到,是古今最好的发愿文。必须知道读文发愿,就是让我们依文发愿。不是仅仅读文一遍,就算是发愿啊。【书一】六八
译文:每天功课回向,应当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。如果这堂功课为这个,那堂功课为那个,也不是不可以。然而必须有普回向的愿望,才能和三种回向相契合。三种回向是什么呢?一回向真如实际,心心契合真如。二回向佛果菩提,念念圆满菩提。三回向法界众生,同生净土。人各有志,人各有业(业,谓职业)。只要随缘随分就可以,不必和一切人都相同。【书二】六
乙、明对治习气

译文:念佛想得到一心不乱,必须发真实心,为了生死,不要为了博得一个虚名,让世间人说我是真实修行的人。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,佛号从心而发,从口而出,从耳而入。一句是这样,百千万句,句句都是这样。能这样念,那么妄念就没有办法起来,心佛自可相契和。另外必须善于用心,不要导致过为执著,或者致使身心不安,或者致使着魔发狂等事。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依照这个方法而行持,决定不会走进歧途而耽误自己。【书一】六六
译文:念佛的时候,不能恳切的人,是因为不知道娑婆苦、极乐乐。假如想一想人身难得,中国难生,佛法难遇,净土法门更是难遭难遇。如果不一心念佛,一口气上不来,一定会随宿生今世最重的恶业,堕入三途恶道,长劫受苦,很难有出离的时间了。能这样想,就会思地狱苦,发菩提心。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的心。此心一发好像电器受电,好像药物加硫一样。力量更大,更加迅速。这样就会消业障,增福慧,不是平常福德善根所能比喻的啊。【书一】七四
译文:在念佛的时候,要时常想自己快死了,就要堕地狱了。这样念佛不恳切也自然恳切,不相应也自然相应。用害怕痛苦的心去念佛,就是出苦的第一妙法,也是随缘消旧业的第一妙法。【书二】五
译文:对治习气的心,要勤勉恳切。如果消除习气的效果没有得到,也没有见效,这是为什么呢?大概是因为念生死的心不痛切,对于超凡入圣,消除惑业,成就净念,仅是口头上说说,并没有切实遵行,所以并没有实际的效果啊。假如知道我们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,净土法门更加难闻。今生万幸能得到这个大丈夫身,又能听闻到这个最难听闻到的净土法门。岂敢将有限的光阴,因为声色货利而几乎消耗尽了,使我们仍旧虚生浪死,仍然再沉沦六道,想出来都没有时间吗?应该将一个“死”字(这个字非常好),挂到额头上。凡是不应当贪恋的境界现前,就会知道这是我们的镬汤炉炭。绝对不至像飞蛾一样奔赴火焰,把自己烧掉了。凡是遇到分内应该做的事情,就会知道这是我们出苦的慈航。也绝对不至于当仁固让,见义不为了。这样一切尘境都可作为我们入道的殊胜因缘。哪能必须屏绝尘缘,才能修道呢?只要心有所主,心不随境转,那么尘劳就是解脱。所以《金刚经》屡屡令人心不住相。发心度尽一切众生,而不见能度的我,所度的人与众生,以及所得的无余涅槃之寿者相,才是真行菩萨道。如果见有我为能度,众生为所度,以及无余涅槃的法。那么虽然是度生,实际上于一乘实相之道,还是没有相契合。因为不了解众生当体是佛,佛性平等,妄起凡情圣解。致使无为利益,成了有为功德了。何况贪恋声色货利啊。【书二】十六
译文:念佛的心不能纯一,必须调制这颗心,不让心向外驰求,久而久之心自然会精纯归一。成片是什么呢?,就是心纯一而无杂念的意思。【书二】三二
译文:初发心念佛,还没有亲证念佛三昧之前,谁能没有妄念呢?所以贵在心常觉照,不随妄念而转。好像两军对阵,必须坚守自己的城池,不让贼兵稍有侵犯。等贼兵一发作,便迎敌去打。必须使正觉之兵四面合围妄念之贼。使他们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。他们自然害怕遭到灭种之灾,就会相继归降了。其中最重要的战术在于主帅不昏昧不懒惰,时常警觉啊。如果觉心一旦昏昧懒惰,不但不能灭贼,反被贼灭。所以念佛的人不知道摄心而念,所以越念越生妄想。如果能摄心则妄念应当渐渐轻微,以至于没有。所以说:学道犹如守禁城,昼防六尘之贼,夜晚还惺惺觉照;将军主帅能作主行令,不动干戈定使六根清净太平。【书二】四十
译文:念佛时心不能归一,由于念生死的心不痛切。如果将自己想做被水冲,被火烧而没有救援。以及快死了、将要堕入地狱。那么心自然会归一,不需要另求其他妙法。所以经中屡屡说道:思地狱苦,发菩提心。这是大觉世尊最切要的开示,可惜人们不肯真实去思想啊。地狱的痛苦比遭遇水火的惨痛,更深切无量无边倍。而且一想到被水冲被火烧的痛苦就会不寒而栗,但是想到地狱的痛苦就泛泛然的人。这是因为他的心力弱小,对于地狱的恐怖不能详细地了解,对于水火的痛苦因为能亲眼看见,才会觉得毛骨悚然啊。【书二】四一
译文:念佛也是养气调神的妙法,也是参究本来面目的妙法。怎么这么说呢?我们的心时常纷乱,如果能至诚念佛,那么一切杂念妄想都会渐渐消灭。妄念消灭,那么心自然归于一,归一则神气自然充畅。你不知道念佛能止息妄念,请去试着念念佛,就会觉得心中的种种妄念都出现了。如果长时间地念佛,自然就没有这些妄念了。那些最初念佛觉得有妄念的人,正是由于念佛的缘故,才显得心中有妄念,不念佛妄念则不明显。就好像在屋子里显得清净无尘,如果从窗孔透进一线阳光,就会看到屋内的灰尘不知有多少。屋中的尘土由于有日光而明显。心中的妄念因为念佛而突显。如果常念佛,心自然会清净。孔子仰慕尧舜周公的圣人之道,念念不忘,所以能在羹汤中见到尧,在墙面上见到舜,在梦中见到周公。这是孔子时常忆念他们,与念佛的道理有什么区别呢?佛陀认为众生的心口,由于烦恼惑业的缘故,被染污了。就用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六字洪名,让众生心执持口称念,好像染上香气的人,身上也会有香气。这样长久地念佛,业障就会消除,智慧自然明朗,业障没了,福慧自然增长,自心本具的佛性自然就可以显现出来了。【书二】六四
译文:如果满腔妄念憧憧往来不绝,思虑缠绵不断。这是由于没有真正提起正念的缘故。假如正念真切,那么就会万念归一而专注于一句佛号了。也就是说如果调伏妄念,驾御正念得法,那么寇贼都能变成赤子。如果调御失道,就算是手足也能成为怨家。在凡夫地位,谁没有烦恼呢?必须在平时预先提防,自然遇到境界,突逢逆缘,不至于一下子发作。纵然发作也能顿起觉照,令烦恼消灭。能够引发烦恼的境界非常得多。列举其中最厉害的烦恼,也就是财色及横逆事端而已。如果知道无义之财比毒蛇对我们更毒害,就不会有面对不义财富攫取的烦恼。给予他人方便,终归使自己的前程受益,我们就不会遇到他人穷极患难,因吝惜财富而不肯布施的烦恼。美色方面,就算面对如花如玉的容貌,内心常存这个女人是自己姐妹的念头。纵然她是娼妓,也要这么想,生起怜悯她的心,生起度脱她的心。那么就不会有面对美色而动欲的烦恼。夫妇间要相敬如宾,将妻妾看做是促成自己延续宗脉的恩人,不敢把双方身体当作彼此行乐的欲具。那么就不会徇欲灭身,以及妻子不能生育,子女不成家立业的烦恼。子女要从小教育他们孝悌忠信的正道,就没有忤逆亲心,败坏门风的烦恼。至于令我们遭遇到横逆的人,必须对他生起怜悯心。悲悯他的无知,不与他计较。看做是自己前生曾经恼害过他,现在因他恼害我的缘故,于是还了一份宿债,生起欢喜心。那就没有想报复别人的烦恼。然而以上所说的这些道理,那是为了俯随初机的人而讲。如果是久修大士,能够了达我空。那么无边的烦恼全部归化为大光明藏。好像钢刀因为磨砺而锋利,金矿因为冶炼而精纯。莲花因为有淤泥滋培,才能够清净光洁一样。【书一】二一
译文:君子的学习是为了自己的道德修养,在念念之间反问自己,自我反省罢了。梦中、醒觉都一样觉察,唯有功夫到家的人才能做到。只要在醒觉的时候努力修持,久而久之,梦中自然能够没有大的越轨了。【书一】四三
译文:修学佛道的人,心中道念重一分,那么凡情就轻一分,这是必然的形势。然而没有断惑的人必须常常努力。如果一放纵,旧病就一定会复发。见思惑断尽的圣者才好任运奔腾,不须克制约束,收摄修持。【书一】四九
译文:贪心、瞋心、痴心,人人都有。如果知道这是病态,那么它们的势力便很难炽盛。好像贼潜入人家,家中主人若把贼看做是自家人,那么全家的珍宝,就都会被它们偷窃得干干净净。如果知道他们是贼,不许他们在自己家中停留片刻,必须让他们全部离开,越远越好。那样就不会丢失财宝,主人就会安心泰然了。古德说:“不怕念头起来,就怕觉醒迟顿。”贪瞋痴念头一起来,立即觉察到了,妄念就会立即消灭。如果认为贪瞋痴是自家的主人,那就像认贼为子一样,家中的财宝,必然被他们偷窃的干干净净。【书一】七四
译文:被境界所转动,是因为自己操持力浅的原故。好了、坏了,心马上就被它转动了,喜怒上心,好恶就在脸上表现出来了。操持是什么呢?就是涵养的意思。如果正念重,那么其余一切念头都轻了。所以说真修行人,是在尘劳中去炼磨自己。使自己的烦恼习气,渐渐消灭,这才是实在工夫。【书一】七四
译文:如果于对治自心的烦恼习气,置之不讲,那么外在的行持和内心的功夫就会全部荒废。反而因此而生起我慢心,自认为功名利禄为德能,那么所损失的就会更多了。比如吃饭,必须有蔬菜佐助。也比如身体,必须用衣冠庄严。那么对于长途修行的了生死之道,打算一门深入,是不是就要废弃其他全部的法门呢?一门深入,尽废余门,只有打佛七的时候才可以。平时,若不是菩萨再来,绝对没有不成懈怠散慢的,因为凡夫的心,时间一长就会生厌。天生万物,必须晴雨调停,寒暑更代,才能孕育出勃勃生机的大自然。假使常雨常晴、常寒常暑,那么普天之下,就不会有一个生物了。何况我们的妄心像猿猴一样,如果不用种种法门对治,而希望它安住在一处,不胡思乱想,很难很难。人应当自己了解自己的力量,不可偏执一法,也不可没有一点儿头绪。【书二】九
译文:心向外驰求,不知回光返照。这样学佛,很难得到佛法的实际利益。孟子说:“学问的宗旨没有别的,就是把丢失的本心找回来。”你学佛却不知道息心念佛,于儒教尚且没有实际遵行,何况对于真实息心之法的佛教呢?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。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《金刚经》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,乃至六度万行。《心经》说讲的照见五蕴皆空。都是指人的活动离不开境识心三者结合的妙法啊。如果你一向专欲博览,并不是没有一点利益。奈何你业障未消,还没有得到利益,却先受到伤害了。【书二】三一
译文:做事情的时候,心不能专注。因为不到一心不乱的境界,那么心很难不二用,难免间断隔离。假如能常存觉照,也没有什么大的障碍。【书二】三二
译文:色欲这件事情是全世界人的通病。不但中下根器的人被色所迷。就算是上等根器人,如果不畏惧戒慎,自我克制,也难免不被美色所迷。姑且看看古往今来多少出格豪杰,原本足以成为圣贤之人。只是因为没有打破美色一关,反而成了下等愚痴的人,并且永堕恶道,这样的人很难数得过来。《楞严经》说:“假如一切世界六道众生,他们没有淫欲心,就不会顺着生死相续。您们修行三昧,本来为了出离尘劳。但是如果淫欲心不除去,是不可出尘劳的。”学道之人,本来为了出离生死。如果不痛下决心除去这个病,则生死根难断,难以出离六道。即使是念佛法门,虽然是带业往生。然而如果淫习坚实牢固,则便和佛的气氛相隔,难以感应道交了。打算彻底断绝色欲之祸,看到一切女人都作亲想、怨想、不净想。亲想是什么呢?就是看见老女人作母亲想,年长的女人作姐姐想,年少的女人作妹妹想,年幼的女人作女儿想。欲心再盛也绝不敢对母亲、姐姐、妹妹、女儿起不正当的念头。看待一切女人,总是我们的母亲、姐姐、妹妹、女儿。这样就会用理智节制欲望,欲望就不能勃然而发了。怨想是什么呢?就是凡是看到美女,就起爱欲心。由于这种爱欲之心,就会使我们堕入恶道。长劫受苦,不能出离。如果这样想,那么那些所谓美丽娇媚的美女,就会比劫贼虎狼、毒蛇恶蝎、砒霜鸩毒,更加猛烈百千倍。对于这种极大的怨家,尚且依然恋恋不舍,难道不是个很糊涂的人吗?不净是什么呢?就是看见美貌动人的女人,想想她只不过是外面有一层美丽的薄皮而已。如果揭去这张皮,就会惨不忍睹了。那些骨肉脓血,屎尿毛发,淋漓狼藉。没有一件东西是让人喜爱的。但是我们却被这张薄皮所蒙蔽,就妄生爱恋。用花瓶装满大粪,人尚且不能拿着赏玩。现在这个美人的薄皮,和花瓶没有区别。而薄皮内所装的东西,比大粪更加臭秽不堪。怎么能贪爱她的外表,而忘记了她皮里的种种臭秽之物,而随意升起淫欲心啊!如果不畏惧戒慎,自我克制,痛下决心除去这种习气。那么就会只看到女人姿质美丽,致使爱箭入骨,不能自拔。平常尚且这样,要想死后不入女腹,那是不可能的。投胎到人道女人的腹中还算可以。可是如果投胎到畜生道女腹中,那可怎么办啊?一想到这些,心神惊怖。然而想再看到美女时不起染污心,必须在没看到时候,常作以上三种观想,那么一旦境界现前,自然不会随着境界而转。否则就算美女的境界不现,意地上淫欲之心仍然缠绵,最终还是被淫欲习气所束缚。所以应该认真涤除这种恶业习气,才能够得到自在的可能。【书二】三八
译文:你来信说俗务纠缠,无法摆脱的情况。只要正当俗务纠缠时,能让心不随俗务所转,那么就是纠缠之时便是摆脱之际。好像镜子映照出物像,物像来不抗拒,物像去不留恋。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,纵然让你屏除俗务,一件事情都不做。你仍然被散妄心坚固纠缠,不能洒脱。学道的人必须素位而行,尽自己的本分随缘做事。这样就算是终日俗务纠缠,心也终日逍遥于物外。所谓一心无住,万境俱闲,六尘不恶,和正觉菩萨境界一样,就是这个意思啊。【书二】四十
译文:想要让真知显现,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常起觉照。不使一切违背情理的妄想,稍微在心中萌发。常使这颗心虚明洞彻。如镜当台,随境映现。只映照当前境界,不随境界而转。美丑是外境的事,和我有什么关系呢。境界没来时就不去预想,境界若消失也不去留恋。如果心中有违背理智的情想萌动。就应当严厉加以攻伐和对治,将妄想剿除干净。好像和贼军对垒,不但不能使它侵犯我的封疆,还必须斩其将拔其旗,剿灭一切匪党。这种制军的方法必须严格自治,不要懈怠疏忽。克制自己的私欲,使自己的行为端正,内心恭敬虔诚。所用的武器必须用颜回的四勿、曾子的三省、蘧伯玉的寡过知非。再加上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的慎独功夫。与匪党相对阵,那么就会使军威远振,令贼党寒心。惧怕遭到灭种的极刑杀戮,希望普遍蒙沾安抚的洪恩。于是就会相率投降,归顺至化。尽力洗心革面,修正自己未来的德行。这样就可以将领不用出门户,士兵无须血沾兵刃。全体寇仇都会成为赤子,即便是叛逆人也可转化成良民。上行下效,整个国土都清净宁静。不动干戈而坐致太平了。就象上述所说的,那就会因为格物而自知,由自知而克明明德,意思是能够抵制外物的诱惑,而后知晓德行至道,由知晓德行至道,来恢复我们本具的真心,照曜天地的本能。至诚与明智一致就会转凡成圣。如果或许自己的根器还是陋劣,这样做还不能收到效果。应当效仿赵阅道,白天所有的行为,夜间必然焚香禀告上天,不敢禀告的事情就不敢去做。袁了凡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命自我立,福自我求,使造物主不能独自擅行他的权力。受持《功过格》,凡举心动念及所言所行,善恶大小全部记下来,希望善日渐增加而恶日渐减少。开始的时候则善恶参杂,久而久之就会只有善没有恶了。所以他就能转无福为有福,转不寿为长寿,转无子孙为多子孙。现生光荣地加入圣贤人的行列,死后高登极乐世界的九品莲。他的行为、言语都被世人效法遵行,他们既然都是大丈夫,我们也是啊,我们怎么可以自己看不起自己而自甘堕落呢!【序】十五
译者按:
四勿: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 语出《论语?颜渊》:颜渊问仁。子曰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”颜渊曰:“请问其目。”子曰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“颜渊曰:“回虽不敏,请试斯语矣。”
三省,就是省察三件事的意思。出自《论语?学而》:“ 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’”后泛指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。《後汉书?郎顗传》:“伏惟陛下躬日昃之听,温三省之勤,思过念咎,务消祗悔。”
蘧伯玉,名瑗,河南人,春秋末年卫国大夫,为人,以善于改过而得贤名。孔子周游列国走投无路之际,数次投奔蘧伯玉。他曾称赞蘧伯玉是真正的君子:君王有道,则出仕辅政治国;君王无道,则心怀正气,归隐山林。
赵拚,字阅道,自号自非,浙江衢州人,进士及第後,历知州郡;宋仁宗时,官殿中侍御史(掌纠弹殿中百官朝会时失仪者)。拚为人气宇轩昂,壮严正直,谏言弹劾不避权贵,声称凛然。尝上言对待君子。
袁黄(1533-1606),初名表,後改名黄,字庆远,又字坤仪、仪甫,初号学海,後改了凡,後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。袁了凡是明朝重要思想家,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。他的《了凡四训》融会禅学与理学,劝人积善改过,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,提倡记功过格,在社会上流行一时。
译文:假如根机陋劣,不能证入实相。暂且在生灭门中,指示他一个趣证的方向。既然由于迷心逐境,心向外驰求,全部的智慧德相变成妄想执著。固然应当唯精唯一,执持弥陀圣号,真信切愿,期望往生西方。这样长时间地执持名号,就会心佛一如。不离当念,彻证五蕴皆空。妄想执著既然消灭,智慧德相也消失。随其心净,则佛土净。不离当处,冥冥契入寂光真境。只有这一个地方,才是我们究竟安身立命的地方。【跋】四
译文:人生活在世间,虚幻不实地住上数十年。自从有见闻觉知以来,整天谋求营生,忙忙碌碌,无非就为养自己的身体和家庭,使自己过得体面,将来还能遗留给子孙财产而已。推究其病根,就是因为执著有我,不肯放下。这种念头固结在心,就算是佛亲自给他说法,也不能使他解脱。而对自己主人公本来的面目,反而置之不理。听任它随业流转,永劫沉沦,能不悲哀吗!【序】三二
译文:修行的关键在于对治烦恼习气。习气少一分,那么工夫就增进一分。有修行越卖力气,烦恼习气愈发作的人。乃是只知道依事相修持,不知道回光反照,克除自己心中的妄想情执。应当在平时的时候,提前预防。那么遇境逢缘自然不会发作。如果平时认识到我们的身心全是幻妄不实。探求这一个“我”的实体实性了不可得。既然没有一个“我”,哪会有因为人事境界而生烦恼的事。这是从根本上最切要的解决方法。如果不能彻底明白我空,应当依靠如来所开示的五停心观,而来对治(五停心者,以此五法,调停其心,令心安住,不随境转也)。就是多贪众生不净观,多瞋众生慈悲观,多散众生数息观,愚痴众生因缘观,多障众生念佛观。【杂著】四四
译文:贪心就是看到顺心的境界而生起爱乐的心。欲界的众生都是因为有淫欲心而投生的,淫欲心由贪爱而生起。如果能将自己的身体和他人的身体,从外面到内里仔仔细细地看清楚。就会只看到垢汗涕唾、发毛爪齿、骨肉脓血、大小便利,和死尸一样臭秽,和厕所一样污浊。谁还对于这种污物心生贪爱呢?贪爱心既然平息,则心地清净。以清净心念佛名号。就象甘食受用百味餐。就象纸白聚色画心境。以众生信愿念佛的因地心,契入弥陀果地觉。就能事半功倍,利益不可思议的啊!【杂著】四四
译文:瞋心,就是看到不顺心的境界而生起嗔恨之心。富贵人多数瞋恚心重。因为事事如意,有人侍奉服务。稍微有一点违忤之事就会生起瞋恨心,发脾气。轻的说些难听的话,重的就会用鞭子棍子打人。只要自己舒服就行,不管别人伤不伤心。另外,瞋心一起对别人没好处,对自己也有害处。轻的会感到心烦意躁,重的会使肝目受伤。必须让心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,那么疾病消除,福寿增加。曾经古印度有位阿耆达王,他一生奉守佛法,坚持五戒。临终时因为侍者拿着白拂驱赶苍蝇,时间长了侍者有点昏沉疲倦,让白拂掉到阿耆达王的脸上。于是他心生瞋恨,随即命终。就是因为这一念嗔恨心的缘故,于是受蟒蛇之身。因为他过去世有福德力,还能知道自己堕落蟒蛇的原因。于是求助沙门给他说三皈五戒。随即他脱离蟒蛇之身,生于天上。由此可以知道瞋心的害处非常大。《华严经》说: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。古大德说:瞋是心中火,能烧功德林;欲学菩萨道,忍辱护瞋心。如来让多瞋众生作慈悲观,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父母、未来诸佛。既然是过去父母,则当念过去世他对我的生育恩德,惭愧不能酬报。哪能因为一点小不如意便怀愤怒呢?既然一切众生是未来诸佛,将来必当广度众生。如果我的生死不了,我尚且希望他来度脱我。怎么敢因为一点点不如意的事情就生瞋恚心呢?即便是丧身失命,也只有生欢喜心,不生瞋恨心。所以菩萨舍头目髓脑时,都是把来求自己的人看作善知识,当做恩人,有他们来成就我无上菩提道的想法。你看看《华严经?十回向品》自然会知道。另外我们的一念心性与佛无二无别。只因为我们迷背了本心,执着地坚持自己的见解。那么一切因缘之法全部看成对待之法。好像箭靶子既然树立,万箭便有了齐发的目标。假如知道我们的真心原本就是佛心,佛心空无所有。好像和虚空一样,森罗万象无不包括。也和大海一样,百川众流无不纳受。像天空普遍覆盖一切,像大地均等地擎持万物,天地不以普盖均擎自认为有德行。我如果因为小的拂逆便生瞋恚心。难道不是自己缩小心量,自己丧失了品德。虽然我们具有佛心理体,然而我们起心动念全属于凡情用事。把假的看成真的,将奴仆当成主人。能这样多想想,我们是多么惭愧啊。如果在平常的时候,经常能这样想。就会心量广大,无所不容了。万物和我等同看待,不再区分彼此。逆来尚切能顺受,何况小小的不如意,便去生瞋恚心呢?【杂著】四四
译文:愚痴并不是说一个人全没有知识。是指世间人对于善恶境缘,不知这些全是宿业所招,现行所感。错误地认为没有因果报应,以及前生后世。一切众生没有慧眼。不是执着断见,便是执着常见。执着断见的人,认为人是受父母之气而生,没有出生之前,原本没有一物。等到人死之后,那么身体既然已经腐朽灭失了,魂也飘散了。哪里有前生及后世啊。这个地方固执守旧、目光短浅的儒生大多数这么说。执着常见的人,认为人常为人,畜生常为畜生。不知业由心造,身形会随着心转变。古代的时候有极毒的人现身变蛇。极暴之人现身变虎。当他活着的时候因为业力猛厉,尚且能改变形体。何况死后生前,神识随业牵引而转变。所以佛说十二因缘,乃是贯穿三世而论。前因必感后果,后果必有前因。善恶的果报,祸福的临门。都属于自作自受,不是来自上天,上天只不过是根据他的所作所为而赐福,或者降祸罢了。生死循环没有到头的时候,想恢复本心以便了脱生死,如果舍去信愿念佛、求生西方这个方法,那是不可能的。贪瞋痴这三个烦恼是生死的根本。信愿行这三资粮是了生死的妙法。想舍去贪嗔痴,必修信愿行。信愿行修持得力,贪嗔痴自然消灭了。数息观这个法门可以不用。因为正当念佛时,必须摄耳谛听。这种方法摄心的功用与数息相似,他的力道却与数息有天壤之别。念佛观但看印光《文钞》,和祖师净土宗方面的著述,自然会知道的。 【杂著】四五
译文:问:假如像你所说,即使丧身失命,也只能生欢喜,不生瞋恨心。假设有个恶人,想来害我们,我们不与他计较,任由他任意杀戮吗?
答:所有修行人有凡夫人,有已证法身之菩萨人。又有以维持世道为主的修行人,有以唯了自心为主的修行人。若唯了自心以及已证法身的菩萨们,则应该这么做。这是因为物我同观,生死一如的缘故啊。若是凡夫人又希望维持世道。那么居心当然应该像菩萨一样深慈大悲,无所不容。但处理事情仍然必须依照世间常理,或实行防御而摄伏他,或以仁慈之心而感化他。事情不能一概而论,内心绝对不要有毒恚而结怨恨啊。前文所开示的,是让人设此假想,消灭瞋恚习气。此观想如果成熟,瞋习自然消灭。纵然遭遇到确实能害我们的境界,也能够心地坦然,作大布施。仗此这样的功德,随即往生净土。和那些互相杀戮、长劫偿报的人相比较,难道不是天地悬隔吗?【杂著】四五
译文:嗔恨心是过去世的习性,现在就把自己当做死人想,随别人用刀切割,用香水涂抹,跟我有什么关系呢。所有这些不顺心的境界,就当做自己已经死了,便没什么可引起嗔恨心了。【书二】六八
译文:你所说的嗔恨心是过去世的习性。现在既然知道它有损无益,应该在任何事情来临的时候,都要以海阔天空的肚量容纳他。那么现在宽宏大量的习性,就可以转变过去世偏激狭隘的习性。如果不加以对治,则瞋恨的习气愈加增盛,它的伤害不浅。至于念佛,必须依照自己的精神、气力为准则,选择大声念、小声念、默念以及金刚念(也就是唇发出微声,别人听不见的声量,自己能听到,持咒的人也称之为金刚念),不可以因念佛过猛以致受病。此过猛心也是想速成的病。现在既然不能出声念佛,哪能心中也不能默念,怎么能只限于十念念佛呢?何况在床上躺着养病,心中怎么可能一空如洗,没有一点念头呢。与其忆念他事,还不如忆念佛的名号更好啊!因此你马上将要紧事务交代给家人,自己想将要死亡、死亡之后就要堕落地狱,要常常有这种想法,心中就会放下一切的事情。用这种清净心,忆想佛像及默念佛名,并观世音菩萨像及默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。如果真能这样念佛,业障决定消除,善根增长,疾病痊愈,身心康健。你现在所得的病,大概属于过去世的业力所感召,因为借助念佛过于猛厉的缘分而爆发出来,并不是这个病完全是因为念佛过于猛厉而有的。如果不念佛,病也会因为其它别种因缘而爆发。世界上不念佛的人多了,难道这些不念佛的人都不得病,长年康健吗?知道这些,就不会误会了,说念佛能使人生病,有损无益。【书二】六七
译文:疾病和魔障都是因为宿业所导致。你只要能至诚恳切念佛,那么疾病自然会痊愈,魔障会自然远离。如果你的心不至诚,或者生起邪淫等不正当的念头,那么你的心全部堕在黑暗中,所以招致魔鬼来搅扰。您应该在念佛完回向时,为过去世一切冤亲债主回向,让他们全都沾你的念佛利益,超生到善道去。另外你一概不理会。他们作声,你不要恐惧。他们不作声,你也不要欢喜。你只要至诚恳切地念佛,业障自然会消除,福报和智慧全都增长了啊。阅读经典,千万不要像现代人读书那样毫无恭敬心,必须像面对佛祖圣贤亲自降临那样,才会有真实的利益。如果你果真能这样读经,那么心地就会正大光明,那些邪鬼邪神便没有地方可以安身了啊。假如你的心先邪恶了,就会以邪招邪,哪能让他们远离你不扰乱你啊?他心通鬼神虽然也有,但是神通力小而且浅近。如果达到业尽情空的地步,就好像宝镜当台,凡是有形象的东西都会映现出来。你不至心念佛,反而想研究这些神通的真相,你或许不知道这种心便是着魔的种子。比如宝镜没有丝毫尘垢,自然会照天照地。你的心覆盖了厚厚的尘土,却妄想得到这些神通,好像覆盖了厚厚的尘土的镜子,是断然不能发光。或许能发光,那发出来的也是妖光,绝不是镜光啊。这件事暂且置之度外,希望你能像堕入水火、像扑救头上的大火一样诚恳念佛,那么没有什么业力和魔障是不能消除的啊。【书二】五四
译文:修学佛道的人,凡是遭遇到种种不如意的事情,只可朝向佛道上领会,逆来顺受。那么纵然遭遇到极危险的事情,当时也不至于吓得丧志失措。事情已经过去,对该事的感情也起了变化。 如同昨夜的梦境一样,怎么能时常牵挂,以至于得了忧郁病。你既然想修行,就应当知道一切境缘,都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感召来的。还要必须知道至诚念佛,则可以转变业力。我们不做伤天害理,有损阴德的事情,怕什么东西?念佛的人受善神护佑,恶鬼远离,我们有什么可怕的呢?你如果常有害怕心,会感召到“怕魔”附身。你假设有无量劫来的冤亲债主,就会趁着你这个“怕心”,来恐吓你,让你丧心病狂,来报宿世的怨仇。你不要认为:“我尚且念佛,恐怕他们不至于这样。”你不知道现在你的心都是惧怕的念头,这种气分与佛相隔,与魔相通。不是佛不灵,由于你的心已失去正念,所以使念佛得不到全部的利益。希望你看到这封信后,彻底改变你先前的心念。你要想:“我家只有一夫一妻,有什么顾虑呢?即使是宿业现前,怕又岂能使它们消灭。只有不怕才能心存正念而举措得当,真神镇定而邪鬼无法入侵。否则,因邪心招致邪鬼,宿世的怨亲债主们便全都来了,一旦遇到事情就会心无主张,不知所措,能不可怜吗?”现在,我为你出个主意,应该放开怀抱,一切不用计虑,不用担忧。只怕自己躬行有玷污,不怕祸患鬼神。【大云月刊】
译文:如果病痛很剧烈,难以忍受时,应当在早晚念佛回向外,专心致志念“南无观世音菩萨”圣号。观音菩萨现身尘刹,寻声救苦。人在危急的时刻,如果能持诵礼拜,没有不随感而应,立刻降临慈悲护佑,使众生脱离苦恼而获得安乐啊。【书一】十三
译文:善于治病的医生也只能治疗人的疾病,不能治疗人的宿世业力。就比如你的儿子得了“肠痈”这种重病,医生说不开刀不行。你四婶不放心,就不开刀医治,便与德章拼命念佛、念《金刚经》,五天以后孩子的病好了。这种病可以说非常严重,危险之极,然而不开刀,通过念佛,念《金刚经》五天就好了。子庠的癫痫病也是宿业所感,你四婶因为至诚礼诵,半年就痊愈了。你父亲既然已经皈依佛法,就应当依靠佛陀的言教,不应当听从西医,特地去他的医院看病。假使一切疾病医生都能治好,不治疗就不好,那么古来皇帝,及大富贵人都应该永不生病,也永不死亡。然而,贫贱的人多半病少而寿长。富贵的人多半病多而寿短。这是为什么呢?这是因为一来他们自己造病,二来就是医生造病,有这两种原因,想脱离病苦,有可能吗?希望你为你父亲说明,不必往上海求西医,就在家中求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这些大医王,就自然会不用药物而病自然痊愈了。求西医好坏参半。求大医王,或身体上立即见好,就算身体上未见好,而神识上是决定见好的。如果想立即见好,而完全废弃以前所持的戒律,这就象剜肉做疮,有损无益。西医没来中国以前,难道中国人有病就不能治疗吗?现在你应该放下妄想,提起正念,则感应道交,自然可以疾病痊愈啊。【书一】九三
译文:业障深重、贪瞋炽盛、身体孱弱,内心胆怯,只要能一心念佛,久而久之,所有的疾病自然都痊愈。《普门品》讲:“若有众生,多于淫欲、瞋恚、愚痴,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,便得离之。”念佛也是一样。只要能尽心竭力,毫无疑惑,那就会所求俱得呀。【书一】四六
译文:每天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外,专心念佛名号。早晚在佛前,竭诚尽敬,恳切忏悔自己无始宿业,这样一直做下去,久而久之,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。《法华经》说:“若有众生,多于淫欲,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,便得离欲。”这对于瞋恚、愚痴也是一样的。由此可知只要能至诚念弥陀、观音圣号,贪瞋痴三惑自可消除。另外,当今是个患难的世道,必须在念佛之外,加念观音菩萨圣号,冥冥中损害自然能不可思议地扭转成利益。不至于宿业成熟现前时,没有办法躲避啊。【书二】三九
译文:观世音菩萨在往昔劫中,早就成就了佛道,号正法明如来。只是因为他慈悲心切,虽然常安住常寂光土,而又垂形于实报、方便、同居三土。虽然常常示现佛身,而又普现菩萨、缘觉、声闻,及人天六道之身。虽然常常侍奉在阿弥陀佛的身边,而又普于十方无尽法界,普现色身。这就是只要对众生有利益,无不尽心尽力去做。众生应该以什么身形得到度脱,观音菩萨就显现什么身形而为他说法。普陀山是观音菩萨应迹的地方,这是想让众生投心诚意有个地方去礼拜,才示迹在这座山上。难道说观音菩萨只在普陀山,不在他处吗?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中,地上千万条河流都能映现出月影,即便是小到一勺水、一滴水中,也都能影现出月亮的全部。如果因为水浑浊而晃动,那么月影便不分明了。众生的心如同水一样,如果一心专念菩萨,菩萨就在众生忆念时,便使他或明显处或冥冥中得到利益。如果众生心不志诚,不专一,那就难以蒙菩萨救护了。这种义理非常深,应该看我的《文钞》中《石印普陀山志序》一文自然会知道。菩萨名号叫“观世音”,这是因为菩萨在因地修行由观闻性而证得圆通,果地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,所以名为观世音。普门的意思是因为观世音菩萨道行广大无方所,普随一切众生的根性,令他们就路还家,不独立一门。比如世间有千万种病,那么就会有千万种药去对治。不执定一法,根据众生的迷昧,以及容易开悟的地方而开示他。如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七大,各各皆可获证圆通。所以说法法头头都是出生死、成正觉的门径,所以名为普门。如果观音菩萨只在南海普陀山,那就不足以称为普门了。【书一】七七
丙、论存心立品
译文:如果境遇不好,应当退一步来想。想一想世间上超过我的人固然多,而不如我的人也有不少。只要吃得饱穿得暖,何必羡慕别人大富大贵。乐天知命,随遇而安。这样尚且能转烦恼成菩提,难道不能转忧苦为安乐吗?如果是疾病缠绵的话,应当痛念色身为痛苦的根本,生起大厌离心,努力修习净业,发誓求往生。诸佛以苦为师,而成就佛道。我们应当以病为药,速求出离娑婆。必须知道具足系缚的凡夫,如果没有贫穷疾病等痛苦,就会每天奔驰在声色名利的场所,终日不能停息。谁肯在春风得意,地位显赫时,回过头来想想未来会沉溺堕落的事情呢?孟子说: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”要知道上天要成就一个人,大多以逆境来磨练他,而敬奉上天的人,应该逆来顺受。孟子所说的“大任”,是指世间的官爵地位,尚且须要如此的忧心劳苦,方才不辜负上天之心。何况我们以博地凡夫,直接想要上承佛陀觉悟之道,下化法界一切有情。倘若不稍稍凭借贫苦疾病来受一些挫折,那么凡夫的见思二惑就会日日炽盛,净业难以成就。迷失暗昧本心,永远沉沦恶道。尽未来际求出无期啊!古德说过: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争得梅花扑鼻香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!只要志心念佛以消旧业,千万不可起烦躁心,怨天尤人,认为因果是虚幻,佛法不灵验。【书一】十二
译文:蘧伯玉在五十岁时,反省知道自己四十九岁的过失。孔子年近七十岁,尚且想要在剩下的年岁里,学完《周易》,以祈望此生没有重大的过失。圣贤的学问,没有不在起心动念的地方追求究竟圆满的。近世的儒家学人只是学习词句文章。对于端正内心、至诚真意却都放在一边不去理会。虽然每天读圣贤书,了然不知圣贤写书教诲世人的用意。他们口中所说,身体所做,与圣贤所说所行,如同明和暗不相融和,方和圆不相契入,更不要问有没有穷究到隐幽微细,相差极少的地步了。佛经当中教人要常行忏悔,期望断尽无明烦惑,圆成佛道。虽然是等觉位的菩萨,如弥勒菩萨尚且在一整天中,礼十方诸佛,以期无明惑净除究尽,圆证法身。何况在弥勒菩萨之下的人呢?而我们博地凡夫身口意都是业力,不生惭愧心,不修忏悔法。虽然一念心性与佛平等。由于烦恼恶业障蔽心源不能显现。【书一】十四
译文:至于止恶修善,脚踏实地检查修正自己的过失,虽然没有什么书比《功过格》更好。然而假使心不主于诚敬,纵然每天记功记过,也只是虚文。《功过格》,这个地方没有这本书。如果依我的看法,只要心存恭敬至诚,在任何时间,不使有一个疏忽懈怠的念头。在和世人交往应酬时,只以忠恕为怀。那么在一切时,一切地方,心中恶念就不会起来。假如因宿世习气所使,恶念偶尔忽然发生。而心中有诚敬忠恕,自能恶念起来就会马上觉察到,一旦觉察到它,恶念就会归于虚无。决不至于使它滋生蔓延,使身口意三业也随它去了。小人之所以外表伪作良善,心里实际上做恶,他认为:“人们不知道我的内心想法。”而却不知道他们认为的不知道的人,只是仅指世间的凡夫之人。如果是得道的圣人,当然了了悉知。而天地鬼神,虽然没有得道,但是有报得的他心通,也了了悉知。更何况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诸佛,他心道眼,圆见三世,观察这些心念如同观察自己的手掌一样清楚明白啊!想让人们不知道,唯有使自己也不知道才可以啊。自己若知道,则天地鬼神、诸佛菩萨等全都知道。如果知道这个意思,虽然在暗室屋漏中,也不敢放肆自己。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,也不敢萌发一丝恶念。因为天地鬼神、诸佛菩萨统统知道。纵然那些无惭无愧的人,知道这些意思也会惭愧得无地自容了。更何况真修实践的人呢!所以说想改正自己的过失,必须先从畏惧这些圣贤之人及鬼神的悉知悉见开始。“见先哲于羹墙,慎独知于衾影”,仍然是根据世间情见而浅近的说法。实际上则是我心与十方法界,全体吻合。由于我迷昧本心的缘故,我们的知见只局限于自身,那些十方法界的圣人,彻证自心本具的法界藏心。所有法界中一切有情的举心动念,无不亲知亲见。为什么呢?这是因为同禀真如,自他无二的缘故。如果知道了这个意思,自然能够战兢惕厉,主敬存诚。一开始努力熄灭妄想,久而久之则内心没有妄想了啊。(恶念,原本属于妄想。如果不懂得觉照,便成为实恶。如果能觉照它,则会妄想消灭,而真心显现啊。)【书一】十九
译文:减少犯错这件事,确实是儒家、佛家修行最切要的下手功夫。蘧伯玉五十岁时,而知道自己过去四十九年的过失,就是想让人们知道他想少犯错误,却没能够做到。这里实际上指蘧伯玉在意地上的修行功夫,并不是指他身口二业动不动就犯过失。在家居士每天与人应酬交往,固然应当时时刻刻地提防身口意三业。否则,不但意业不净,身口二业也可能污秽不净。想做到自他兼利,莫过于多看看古圣先贤的言行,以便反思借鉴啊。【书一】二十
译文:想要学佛祖了脱生死,必须从惭愧忏悔、止恶修善而来。(惭愧忏悔、止恶修善,就是自责少过,约束自己,行为符合先王礼仪。如果能够自我责备,自然可以少犯过失,少过就是克己的实践行为。既然能够约束自己,行为自然就符合先王礼仪了。)持斋修持,警策自我,心意很真切。但必须脚踏实地,尽力去做。否则就成为妄语中的妄语。《尚书》中说:“知之匪艰,行之维艰。”世间多少聪明人,都因为只说不做,了此一生。徒然入于宝山,空手而归。实在令人痛惜啊!【书一】二一
译文:凡夫心识迷昧,信心不坚定,所以才有屡屡相信,屡屡退转、屡屡修正屡屡造业的情况。这也是由于最初教导他的人,没有教导他恰当的方法所导致的。假使最初从浅近因果等教育他做起,便不至有这种迷惑颠倒的现象了。然而已经过去的罪业,虽然极其深重,只要能够志心忏悔,改正往昔的过错,修持未来的前途,以正知见修习净业,将自利利他作为自己的志向和事业,那么罪障如同迷雾消散,佛性天真开显明朗。所以经中说:“世间有二种勇健的人,一种人有自制力,决不造作罪业,第二种人造作恶业后能够悔改。”“悔”这一个字,要从内心真实升起,如果内心不真正忏悔,只是口头说说是没有利益的。就好像只读药方而不去按药方服药,自己的疾病绝对没有痊愈的希望。假如能够依照药方去服药,自然可以疾病痊愈,身体安康。怕的是立志不坚,一暴十寒,则徒有修行人的虚名,自己却一点也得不到修行的真实利益啊。【书一】八六
译文:外在的境界没有固定的好坏之别,它对人的损伤或利益完全在当事者本人。身口意三业、行住坐卧四仪,应当遵循颜渊的“四勿”,即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五戒、十善,必须效仿曾子的“三省”,即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?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?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?独自一人在黑暗的屋子里,虽然没人看得到,而天地鬼神却都知道。我们的念头稍稍萌发,所获得的罪福立即如天渊般悬殊分判。如果能够这样修行省察自己,就会看到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善业,恶念无从生起。这确实是正心诚意的典范,千万不要说佛陀的教导很琐碎,不如儒家简单便捷。【书一】二一
译文:念佛的人必须事事常心存忠恕,心心提防过失罪愆。知过必改,见义勇为,方才与佛的教导相附合。这样的人决定往生。如果不这样修持,就与佛的教导相反,决定很难与佛感通。【书一】二六
译文:《法华经》中说:“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。众苦充满,甚可怖畏。”上天之所以成就一个人,有苦有乐,有逆有顺,有祸有福,本来没有一定。只在当事人具有变通灵活的心眼,善于体察上天的心,那么所有的苦都变成乐,逆境成为顺缘,一切灾祸转为福慧。所以一位君子乐天知命,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,随遇而安,无论到哪里都逍遥自在啊!所以《中庸》说:“素富贵行乎富贵,(“素”指现在的意思。“行”指优闲自得的意思,有财富就周济贫穷,处在权贵的位置就辅助国君,利益人民,尽富贵的本分,这就是“素富贵行乎富贵”。)素贫贱行乎贫贱,(如果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,自身也没有出来做官,那么就谨守贫贱的气节,不敢随便妄为。)素夷狄行乎夷狄,(如果尽忠心被小人谗害,被贬到僻远的地方,例如云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、黑龙江等地,要心平气和,不埋怨国君,不怨恨谗害我的人,好像自己就是当地人一样。)素患难行乎患难。(或者不但被贬到远方,而且还受刑罚,轻则被杖打坐牢,重则被斩首分尸,甚至被灭门九族,仍然不怨国君,不恨奸党,如同自己应该受如此遭遇一样。别人给我的患难,尚且如此对待,何况是上天降下的灾难,哪有怨恨的道理呢?像这样的人,人们敬爱他,上天保护他。或者在这一生,或者在后世,或者在子孙,决定有无穷的福报,来酬报他的德行啊!)【书一】二七
译文:所有的人改正过错,修行善法,并修持净业,唯有真诚心最可贵,最忌讳虚假造作。不可外现“行善修行”的美名,内存“不忠不恕”的心念。蘧伯玉五十岁尚且知道自己四十九年的过失,只有这样在心地上用功,才可以希圣希贤,学佛学祖,可称为佛教的功臣,如来的真子。当然不能在身份的高低贵贱上去理论啊。【书一】三二
译文:念佛求生西方,必须知晓修因,详识果报。身体造作,起心动念,必须与佛的教导相附合。如果与佛的教导相违背,那么纵然能念佛,也难往生,这是因为感应之道不相交的缘故。如果能生起大惭愧、大怖畏的心。改正自己的过失,如同去掉毒疮一样坚决,立定志向如同守护洁白的美玉。则万无一失都能够往生。【书一】七四
译文:所谓在持长斋念佛之外,应遵守的生活规矩,就是敦实地行持孝道和友善,完全恪守伦理纲常。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居心动念不涉及乖谬不正的事情,并且涉及虚伪作人。给别人做事情应当克尽自己的职责。遇到有佛缘的人,劝他们修行佛道。如此种种修行事相,不需要具体地一一标明,只要勤看印光《文钞》及《安士全书》自然会知道。须知身为佛弟子,所有的作为必须超过世俗人的所行,才能使自己得到真实利益,使他人看了也能够效法学习。如果只是嘴里说修行,心中怀有不善的念头。对于父母兄弟以及一切世间的人,不能恪尽自己的本分。这样的人名为假善人。因地的心既然虚伪,真实的利益又怎能得到呢?圣贤的学问都从“格物致知、诚意正心”开始的。更何况想了生脱死、超凡入圣者的人呢!格物致知等意思,当看《四书蕅益解重刻序》,及《了凡四训序》这两篇文章就知道了。【书二】二九
译文: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,这些事情都必须在心地上论。不专门指外相上的行事而已。心地上不起一丝恶念,身口意三业全体是善。那么他念佛,功德胜过常人百千万倍。想让心地上只有善念,了无恶念,就应当于一切时处,主敬存诚,如同面对佛和上天,方才可能有希望。心里稍微一放纵,一切不如法的念头,就会随之而起啊。【书二】三十
译文:念佛必须善于发心,心为修持的主导。心念若与四宏誓愿相合,则念一句佛号,行一件善事,功德无量无边。更何况身口意三业,常以念佛利生为事业啊!如果发心只求自利,不愿利人。所行的事虽多,而所得的功德很少。何况或许再加上有倾人害人的意图,以及自炫自矜的慢心。则所念的佛号,所行的善事,也不是全无功德。实在是百千万亿分中仅得一分半分。而他恶念的过失也不算少。所以修行人都必须善于发心,不只是念佛人而已。【书二】三一
译文:须知佛法原本不离世间法,所有参加莲社的同修,必须每个人都恪尽自己的本分,比如父亲慈爱,子女孝顺,兄长友爱,弟幼恭敬,丈夫倡导,妻子随顺,领导仁义,员工忠诚等等。又必须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戒杀护生,不食荤食,不喝酒,闲邪存诚,克制己欲,复归礼节,将自利利他的事业作为自己的责任。只有这样实践,则作人的根基坚实正直,足以蒙受佛法的滋润,果真具足真信切愿,应当必定往生上品。世间愚蠢的人常常不修实行,偏偏想得一个“真修”的虚名,所以用种种方法妆点粉饰自己,成为一个似是而非“真修”的样子,希望他人称赞自己。他的心行已经污浊不堪,纵然有修持,也为此心所污染,决定很难得到修行的真实利益,就是所谓的好名而恶实,这是修行人的第一大禁忌。倘若具备前面所说的行为,没有后面所讲的禁忌,,那么此人在世间便成为贤人,佛法中就是菩萨。他以身作则,做众人的榜样,由家庭推广到乡里,由乡里而县邑,以至全国、全天下。那么就会礼义兴隆而干戈永息,慈善显著而灾害不生,天下太平而人民安乐啊。【书二】五八
译文:既然念佛求生西方,必须发慈悲心,大行方便事,息灭贪瞋痴习气,戒除杀盗淫罪业,自利利人方能附合佛的心意。否则心与佛教违背,感应之道隔绝。只能种来世得度之因,难获现世的果报。如果志诚念佛,行持附合佛心,心念与口说相应。这样的人等到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圣众,必然亲垂接引,往生西方。一旦往生到西方,就超凡入圣,了生脱死,永离众苦,只受一切快乐啊。这些全仗佛力,不论念佛功夫是深是浅,惑业是有是无。只要具足真信切愿,决定万人修万人去,一个也不会遗漏。【论】八
译文:修学佛道的人,存心必须朴实正直,行事不偏不倚,不可有丝毫不公正、邪曲不正的相状。假如稍微有偏私不公正,就好像称杆的定盘星不准确,用它去称量物品就会轻重不准确。又像明镜的形体不干净,用它去照景物就会美丑无法分辨。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展转混淆讹传,不能制止。所以《楞严经》说:“十方如来,同一道故,出离生死,皆以直心。心言直故,如是乃至终始地位,中间永无诸委曲相。”《尚书》说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”意思是舜帝告诫大禹说,人心危险难测,道心微弱难明,只有保持道心精纯专一,治理国家才能秉行中正之道。【序】二三
译文:《观经》以孝养父母、奉事师长、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,及受持三归、具足众戒、不犯威仪,与发菩提心、深信因果、读诵大乘、劝进行者,作为净业的正因。这十一件事中具备其中一种,再以深信愿,回向往生,都能如愿往生。【杂著】十八
丁、评修持各法
译文:我思维佛教的修持法门,有二种不同种类。如果依仗自力修持戒定慧,直到断惑证真,了生脱死地修行方法,叫做通途法门。如果具足真信切愿,持佛名号,来期望仗佛慈力,往生西方的法门,叫做特别法门。通途法门完全依仗自力,特别法门则自力、佛力兼而有之。即使自己有很深的修定慧断烦惑的功夫,如果没有真信切愿念佛求生,也属于自力修行。现在用个比喻来说明:通途法门,就像用笔画山水,必须一笔一画地画,慢慢地画成一幅山水画;特别法门好像用照相机去照山水,虽然山水有层层叠叠的山峰,但是一照就全部完成。又比如通途法门好像步行赶路,身体强壮的人一天也不过能走百十里地;特别法门好像乘坐转轮圣王的轮宝,一天就可走遍四大部洲。我们既然没有当下成佛的资格,又没有断见惑,任运不造恶业的实证。如果不专修净业,以希望仗佛慈力带业往生。则恐怕尽未来际,仍在三途六道中,受生受死不能出离,这是多么悲哀啊!希望我们的同修都生起正信心。【序】七二
译文:念佛法门大略有四种念佛方法,所谓持名念佛、观相念佛、观想念佛、实相念佛。这四种念佛方法中,只有持名念佛这个方法,统摄的根机最普遍,修行下手最容易,不至于着魔。如果想作观想,必须先熟读《观经》。深知“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”的道理。以及内心清净则佛境现前,这些境界不是从心外来的,全体只是心的变现,内心不生执着。既然心不取相执着,那么境界更加深妙殊胜,心也会更加精诚专一。能这样去做,则观想的利益确实不小。如果观想的境界不熟悉,理路不清晰。用躁动妄想的心急于想看到境界现前。这样做心和境全体是虚妄,与佛与真心都不相应,就会埋伏下魔胎。因为有这个非常想看到境界的妄想,心也更加躁动不安,一定会惹起多生多劫的冤亲债主,变作你想看到的境界。既然最初因地发心不真实,到这个时候怎么能辨别这是魔业所变现的境界呢?于是内心生起大欢喜心,情不自禁,不得安定,则魔就来附体,丧心病狂。纵然是活佛现身救度你,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修行必须掂量自己的根性,量力而行,不要一味地好高骛远,导致想求取利益反而招致损害。善导和尚说:“末法众生,神识飞扬,心粗境细,观难成就。是以大圣悲怜,特劝专持名号。以称名易故,相续即生。”祖师就怕我们或许不善用心,着魔发狂,堕入魔境,你应当自我详察自己的根性。另外,志诚恳切念佛,也是消除躁妄魔境的一个高妙的方法。只要尽心竭力地修行,就非常幸运了。【书一】八二
译文:不要说缘想一尊佛,不如缘想多尊佛的功德大。必须知道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。所有十方法界的诸佛功德,阿弥陀佛一尊佛就全体具足。如同帝释天的宝网千珠,千珠摄于一珠之中,一珠遍于千珠之内。举一全收,不欠缺也不多余。如果是长久修行的大菩萨,缘想之境不妨宽广。境界愈宽广而心愈专一。如果是初发心的后学,缘境如果太宽,就会心识纷散。因障深慧浅,或许导致生起著魔的事情。所以我佛世尊以及历代诸位祖师,都令我们一心专念阿弥陀佛,原因就在此。等到念佛证得三昧,那么百千法门,无量妙义全都具足。古人说:“已浴大海者,必用百川水。身到含元殿,不须问长安。”可以说是对证得三昧境界最贴切的形容了啊!【书一】十八
译文:千万不可以说,持名念佛这个法门行持很浅近,就舍弃它而修行观像、观想、实相等念佛法门。四种念佛法门中,唯有持名念佛,最契合我们的根机。持名念佛到一心不乱,实相妙理全体显露。西方妙境彻底圆彰。以持名念佛而亲自证得实相,不作观而彻见西方境界。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是入道的玄门,成佛的捷径。现在的人对教理观法都不明了。如果修观想念佛,实相念佛,或许会导致著魔。弄巧成拙,求升反堕。应该修易行之行,自然感得最微妙之果啊!【书一】五三
译文:如来说法,原本为了适应众生根机。所以才有为了开显真实教法而施设权宜教法,开示权宜教法而显示真实教法,佛陀一生分为五个时段施设教化的事迹。又因为众生修行仗自力了脱生死非常困难,仗佛力了脱生死则很容易。再加上末世众生根机陋劣。所以特别开示净土法门,让一切上中下三根的众生,平等地蒙受佛法的利益,一同登临不退转的果位。世上有一些好高骛远,追求胜妙境界的人,不观察现在的时节因缘及众生的根机,每每将大部分内容无法令人契入而证悟的法门,让人去修习。教法者的意图虽然也是善意,然而约着教法和根器而言,则是学法者用力多,而得到的利益非常少啊。【书一】六五
译文:在没有得到一心不乱前,千万不要萌发急于见佛的心。能得一心不乱,则心与道合,心与佛合。想见佛即刻顿见。不见也没有障碍。如果急欲见佛,心念纷飞,想见佛的念头,固结在胸襟,就成了修行大病。久而久之,则多生怨家,乘着这念躁妄情想的机会,变现成佛身,期望酬报宿世的怨恨。自己的心没有正见,全体是魔的气分,一见境界便生欢喜。从此这个魔便钻入心腑,着魔发狂。就算佛陀在世,也无可奈何啊。只要能念佛到一心不乱的境界,何须预先算计着见佛与否。一心不乱之后,自知如何处理。不见佛固能工夫上进,即便见佛更加息灭妄心专精修持。断然没有误会的过失,只有更加精进修行的利益。世间不明理的人,稍有修持的功夫,便心怀过分的期望。好比磨镜子,尘垢如果去除净尽,镜子决定光明呈露,照天照地。如果不致力于磨,而只期待它发光,镜子上全部是尘土垢秽,如果能发光,也是妖光,不是镜子本有的光啊。我是担心你不善用心,或许导致自己失去修行的利益,也使别人退失信心,所以才补充写明这些意思。永明大师说:“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。”现在仿照这句话说:“但期心不乱,不计见不见。”明白了这些道理,就应该能致力于心与佛合的修道啊。【书一】六六
译文:闭方便关,拒绝不急事缘,这对于修行非常有利益。【书一】六六
译文:在关房中用功,应当以专精不二为主。果真能一心不乱,自然会有不可思议感通。在未得一心不乱之前,切不可用躁动妄念的心先求感通。一心不乱之后,定有感通,感通则心更精一。所谓明镜当台,随缘影现好丑之境,好丑是影相的事,与镜子本体没有一点关系。心未得一心不乱而急切追求感通,就这个急切追求感通的心,便是修行道路上的第一大障碍。况且内心烦躁妄动,格外企求,也许导致生起诸多魔事,破坏了清净心。【书一】六七
译文:刺血写经这件事,暂且缓一缓,应当先一心念佛作为要务。怕你血耗神衰,反而成为修行的障碍。身安而后道隆。在凡夫的地位,不得效仿法身大士的苦行。只要能得到一心不乱,法法圆通完备了。【书一】七三
译文:观想念佛这个方法,如果不是理路明白,观境熟悉,没有躁动妄想,欲求速成的心,有镇定不移之志的人,修持它,则损多益少。至于实相念佛,这是一代时教,一切法门的通途妙行。如天台宗的止观、禅宗的参究向上等都是,也就是念自性天真之佛啊。(中略)念实相佛一法,说说似乎很容易,修之证之实在是难中之难。如果不是再来的法身大士,谁能当生亲证?正因为实相念佛一法门,实证非常困难,所以特别赞叹和劝导众生修持持名念佛的法门。如果懂得这些道理,而仍想靠自己的力量断惑证真,恢复本有的心性,不肯生信发愿,执持佛号求生西方的人,实在无可救药了。因为实相涵盖一切法。持名一法,乃即事即理,即浅即深,即修即性,即凡心而佛心的一大法门。于持名一法能认识到它当体便是实相,那么受到它的利益非常宏大深远。舍弃持名念佛而专修实相念佛,则一万人之中难得有一两个实证者。能得苏东坡、曾鲁公、陈忠肃、王十朋等人的果报,犹然是上等人。了生脱死这桩大事,哪里可以因为志大言大就能够成办啊?【书一】八二
译文:念佛的乐趣,唯有真念佛的人自己知道。然而必须志诚恳切,摄心而念,不可执着外在境界。否则心地不通达,观道不纯熟,魔境现前,也不能明了知道,则耽误了啊。切记切记。当今真正弘扬净土法门的人,实在难得其人。你将云游四海,遍参知识的念头,改作一心念佛的念头,则利益大啊。否则,白白成一个劳碌奔波的人而已。【书二】三二
译文: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的意思。是念佛到相应之时,虽时常念佛,而没有起心动念之相(在没有相应之前,不起心动念想念佛,则不念佛)。虽不起心动念,而一句佛号,常常称念,或忆念。所以叫做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。无念,可不是不念啊。无念而念,是指无起心动念的念相,而心中念念不间断地念佛。这种境界很不容易得到,不可以错误地领会。【书二】三二
译文:观想念佛一法虽然好。但必须清晰地知道所见佛像,乃属唯心所现。如果认做佛像属心外之境,或许会导致着魔发狂。不可不知。唯心所现,就是指虽然佛像历历分明,实际上并不是真有其像。若将其像认做外境,认作实有其像,便成魔境了。闭眼念佛、还是睁眼念佛,只取适合自己的修行实际情况就可以了。【书二】三二
译文:别人教人学佛,大多数让人在佛法玄妙的地方用功。我教人学佛,多半要求人们在敦伦尽分上努力。假如不能克尽自己的本分,纵然将禅、教一一探究到穷源彻底的程度,也只能成为一个三世佛怨而已。更何况没有穷源彻底这种事啊。【书二】三五
译文:没有真信切愿,但仍持名念佛,虽比参禅、看话头功德大。然而自己没有断惑,靠自己力量不能了脱生死。又没有信愿心,不能蒙佛接引了脱生死。仍然是依仗自己力量修行的通途法门。想证得圣道,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暂且不要认为信愿念佛,求生西方是根机卑劣的人修持的法门。华藏海会的大众菩萨们,共同以十大愿王,回向往生,作为《华严经》的最后一着。何况净土宗的诸菩萨祖师,所有言教都开示大众信愿念佛,求生西方啊。【书二】四二
译文:佛在《观经》中虽然教授十六种观法,但行人修习,应当从自己觉得容易的观法修行。或作如来眉间白毫观,或作第十三杂想观。至于九品之观,不过是佛想让人知道行人往生的前因与后果。只要知道这些就行了,没必要特地作观。观想的道理,不可以不知道。观想的事相修行暂且从缓。如果理路不清,观境不明朗,用心浮气躁的心修行观想,或许起魔事。即便能使观境朗然现前,如果心有虚妄生起的喜悦之念,也会因为执着喜悦而成为障碍,或许再次导致退转,而前功尽弃。所以《楞严》说:“不作圣心,名善境界。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。”希望你一心持名,这是千稳万当的行持。等到心念佛一心不乱,清净的境界自然会现前。【书二】四九
译文:须知法身入想,理体确实很深。心作心是,本来很平常。看似平常的事相,理体却不平常,甚深的佛法处处体现,又显得并不深奥。能够圆融悟道的人,才被称作通达的人。在《观经》中,于第十三观,佛陀特为劣等根机众生,大开方便门,令他观照丈六八尺的身相。第十六观,又令恶业深重的人,直接称名念佛。由于称念佛名的缘故,即得往生。所以说相有大小,佛本来是一。观想不能作的人,称名就可以获利益。在这个地方仔细想想,就会知道持名念佛这一法门,最为第一。末世的修行人,想现生决定往生,怎能不珍惜持名念佛这一行持呢?【序】六二
译文:现在的人多数好面子讲体面,凭空造楼阁,有一分半分功夫,便说有百千万分。如某居士所作的文章,他说的境界都是用手笔所写成的,不是心地修行所致。你当然不会妄语,但恐怕你也有这种习气,那么过失就不小。佛将“妄语”列于根本五戒,正是为了防此流弊啊。如果看到说看不到,看不到说看到,这是妄语。如果凭空造楼阁,妄说胜境界,就犯了大妄语戒,乃至没有得道说自己得道,没有证果说自己证果,这个罪业比杀、盗、淫严重百千万亿倍。如果这个人不下大力气去忏悔,那么他将来死后,即刻堕入阿鼻地狱中,因为大妄语能坏乱佛法、疑误众生的缘故。你切忌要慎重,所见到的境界有一分,不可说一分一,也不可说九厘九,夸大说有罪过,缩小说也不可以。为什么呢?因为善知识未得他心道眼,只能以你所说的话去论断啊。这种境界向知识说,为证明邪正是非,就没有过失。若不是为了证明,只想自我炫耀,就有过失。若向一切人说自己的境界则有过失。除求善知识证明外都说不得,说了以后便永远不能得这种殊胜的境界。这是修行人的第一大关,天台教中多次说明这一点。所以近来修行的人,很多都着魔发狂,都是因为用躁妄心,贪图殊胜境界的缘故。不要说他的境界是魔境界,就算他的境界确实是殊胜的境界,一旦生起贪著欢喜这样的心,便受损不受益了,更何况他的境界未必的确是胜境啊。假如这个人有涵养,没有躁妄心,没有贪著心,看到一些境界,就好像没看到一样,既不生欢喜贪著心,又不生恐怖惊疑的念头。不要说胜境现前有益这种人,即便是魔境现前也有益于这种人。为什么呢?因为这样的人不被魔转,即能上进的缘故。这些话我不常对人说,因为你有这种事,才不得不说啊。你最初礼佛所见到的大士像,不确切。因为如果真是观音显像,则不至于因想到这与《观经》不合而隐去。可是你因此信心更迫切,这也是好因缘。只是不应常想看到观音显像,只要志诚礼拜就好,不要想其他的思虑。临睡时眼前的白光,及礼佛时看到佛像悬立虚空,虽然这也属善境,但不可贪著,以后只要不期望看到佛像,应该就不会现像了。看你的根性,似乎是过去世曾修习过禅定,所以才导致这种现象常常发生。明朝,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闭死关静修,久而久之就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力,能预先知道天之阴晴、人之祸福。他归依莲池大师。大师听到这些事情后,就写信去呵斥他,说他已经进入魔网圈套。他后来就没有这种能力了。我们要了知学道之人,要识其大体,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。不要说这种小境界,就算真得五神通,尚须置之度外,方可得漏尽通。如果一生贪著心,就很难上进,甚至会退心堕落,不可不知。【书二】四九
译文:修习净土法门的人,不将种种境界作为事端,所以也没有什么境界发生。如果心中专门想见境界,那么境界便多。假如不善巧地用心,或许导致道业受损,不可不知。【书二】五十
译文:谭碧云急于想修行证果,不但他一个人犯这种毛病,一切学佛的人大多数时候都犯这种病。既有这种病,不是招感魔境,便是犯没得道说得道的大妄语。须知我们的真心本来是佛,由于烦恼没有根除,冤枉作了众生,只要能使烦恼消灭,我们本具的佛性自然显现。就好像磨镜一样,只要期望尘垢干净,就不忧虑镜子无光。又像医疗眼病一样,只要能去掉遮挡眼球的翳物,自然会恢复眼睛本来的光明。如果尘垢没有除干净,赘肉没有去除时,即使想让镜子或眼睛大放光明,能行吗?如果发光,便是妖魔所现,决非镜子或眼睛的真正光明啊。大凡初发心修行的人,都应该将这个意理告诉他们。【书一】九六
译文:念佛人应当有随时往生的心。如果这一期业报还没到限,也只好任随前缘而过。假如想刻期取证,往生西方,如果工夫成熟当然没什么大碍。否则,就是这个企求的心便成了魔根。假如这种妄念固结于心,没办法开解,就险不可言。尽报投诚,是我们所应遵守得修行之道。灭寿取证,实在是佛在《戒经》中所深切呵斥的(《梵网经》后偈云:“计我著想者,不能生是法,灭寿取证者,亦非下种处。”)。只要尽敬尽诚,速求往生。不应刻期取证,一定要即刻往生。学道人的心不可偏执,偏执或许能导致丧心病狂,那么这样做不但没有利益,而且非常有害处。净业如果成熟,今天如果能够往生更好。若没有成熟,就急于往生,就成了拔苗助长。恐怕魔事一起。不但自己不能往生,并且让无知的人都退失了对佛教的信心,说念佛有损无益,某某人就是个现实的例子,则这种危害不小。希望你将“决定刻期之心”,改作“唯愿速往之心”,即使是不速也没有遗憾。只要致诚致敬,以期尽报往生就可以了。这样就没有因为心浮气躁的心结,导致招感魔事而发狂的祸害。【大云月刊】
戊、勉行人努力
译文:人活在世间具足八种痛苦。纵然生活在天上,也难免临终五种衰相。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切痛苦,只受一切快乐,佛经说:“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。众苦充满,甚可怖畏。”“人命无常,速如电光。大限到来,各不相顾。”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”对佛陀的教言仍然不醒悟,尽力修习净业,就和木头、石头等无情之物一样,共同生长在天地之间了。有血性的汉子,哪里肯活着作行尸走肉,死后与草木一同腐朽。推却圣境高不可攀,自甘堕落在凡愚的境地。。遇到大警策而不愤发图强,听闻圣贤佛祖的圣道而不肯修行。是天辜负人呢?还是人辜负天呢?【书一】三一
译文:心跳、恶梦是宿世恶业显发的征兆。然而显现的境界虽然有善恶之别,但是转变这些境界在于自己。当恶业显现时专心念佛,则恶因缘也可以成为善因缘。宿世的恶业反倒成了今世的导师。可惜世人多半被业力缠缚,不能转变它。于是成了被业力更加落井下石,苦上加苦了。【书一】四一
译文:当今是个什么时代啊!国内战争,中外战争连绵不断。三四年来,人死四五千万。自从有人类以来,没有听过有这样凄惨的战争。再加上风灾、水灾、地震、瘟疫在各地频繁发生。还有水涝与干旱,不到一年各地都发生了天灾。各种商品非常昂贵,比平时贵好几倍。我们生在这个时代,万幸得以生存,怎么敢不尽心竭力专心修持净业,以期望往生西方呢?怎敢用万幸得以生存的人身,散漫放逸心志,不专修持名一法,而泛泛悠悠地致力于不契合时机的法门呢?假如一口气上不来,再想听闻到如此捷径中的捷径法门,恐怕再也没有这么侥幸的事了啊。【书一】四九
译文:身体是招致我们苦难的根本,厌离它乃是使我们得到快乐的基础。过去世善因深厚而现世善业浓重,则多生多劫的重报,转为现生的轻受。遭到灾难而知道勇猛修持,则娑婆世界的痛苦,就是趣入极乐世界的导师。面临痛苦磨难,应该作还债想,则内心烦闷自然消除。倘若生起怨天尤人的心,则罪障会持续生起。养成逆来顺受的性情,才成为乐天知命的人。厌离娑婆欣求极乐,才是修持往生净土的念佛人士。【书一】五九
译文:一句佛号包括一部大藏经教,竭尽无余。通达禅宗教理的人,方才能作真正念佛的人。而一无所知,一无所能的人,只要口会说话,也可以成为真正念佛人。离开这两种人,那么真念不真念,都在于自己的努力,是否依教奉行罢了。【书一】六十
译文:假如对于净土法门,能够仰信佛言,决定不怀疑。真信切愿,真实修行。则决定往生,成为极乐世界中的人。更何况在这个浩劫时代,如果想在这个危险时代,用有限的精神,作不急的法务,希望自己得个大通家的虚名,来充实自己的体面,致使自己专修净土这桩大事,竟然成为稀里糊涂的事吗?【书一】七九
译文: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,文殊菩萨的一行三昧,如果能够专一精修,即使不能融会贯通,也可顿时逃脱生死的樊笼,高预莲池海会。如果对于这个专仗佛力信愿持名一法,信不真,靠不定。即使深通宗门与教下,也只是个口头三昧。想用这个口头三昧了生死,真如同想用画饼来充饥。必定直到穷途末路时深深后悔自责,而毫无利益。现在这个世道,不知道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。尚且想用快临尽的光阴,作并不急切的事务吗?【书一】八十
译文:古人说:“少实胜多虚,大巧不如拙。说得一丈,不如行取一寸。”真心为自己生死大事考虑的人,应当不断地深思这番话。【同上】
译文: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旨。只有具备真信切愿,才能有真实的修行。祸害迫切临近,便能诚恳念佛,生活悠闲自在时便放逸懒散,这是凡夫的通病。然而当今的世道局势,好像我们在柴堆上睡觉一样。下面已经燃起烈火,但还没有烧到我们的身体。转眼间就会全体燃烧,整个世界没有逃避的地方。如果还是这么悠悠泛泛过日子,不能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,这种人的知见实在太浅近了啊!【书一】八十
译文:过去世能栽培这样的慧根,固然不容易。假如不在此基础上专精修行,致力于念佛法门,以期亲证西方胜境(这是指决定求生西方来说,应当查看《文钞》,自然知道所以然)。否则如同没有经过煅烧的土坯器皿,一旦经过雨淋就会化为烂泥。光阴短促,人命几何。一气不来就属后世。没有证道的人,从悟入迷的,一万个人中有一万个。从悟增进悟道的人,一亿人当中也没有一二人。我们怎么能忍心让自己这个无上法器之坯,经过来世的风雨,再成为尘土呢?【书二】二一
译文:我们既然是佛子,应当遵从佛的教导行事。纵然不能豁破无明,顿时恢复自性本体,径直趣向妙觉果海。哪能不圆发三心,笃修净业,以期望此生断除烦恼惑业,将心识托付在莲邦,成为弥陀的弟子,与观音等大士作良师益友,安住寂灭,游泳佛国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啊。假如自己不勤奋勉励,推却圣境高不可攀,自甘堕落在凡愚的境地。害怕付出半生修持的勤劳,甘愿承受永劫沉沦的酸楚。迷留在我们衣服里面的宝珠不加珍惜,登上宝山却空手而回。将自己本来具足的无量功德智慧、神通相好的妙真如性,冤枉地承受着无量的生死轮回、烦恼业果的幻妄极苦。这种人难道不是丧心病狂,厌恶超生而喜欢堕落。活着作一个走肉行尸,死后与草木一同腐朽。三世诸佛称这些人为可怜愍者。凡是和我有同样志向的同修,各自应该努力修习净业。【杂著】四
译文:在这个危险的世道,应该放开心胸眼界,努力修持净业。所有吉凶祸福都不去计虑,随缘应变。纵然大祸临头,也应该想到一同罹患这场战争灾难的人,不知有几千万亿。我们在不知所措中,尚且有阿弥陀佛,及观世音菩萨可以依靠,还有什么可怕的。用念佛、念观世音菩萨的功德,作为不害怕的依据。放开自己的心量,不要提前吓唬自己,则疾病自然痊愈,身心也自然安乐了。如果不明白这层含义,就是还没有遇到危险境地,自己的心先陷于危难的焦虑中了,虽有佛菩萨也不能救护你。所以说君子坦然面对灾难,理智地应对灾难,所以才能任何时候都很自在安乐啊。【大云月刊】